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李永山時刻牢記黨的宗旨,立足本職默默踐行著初心使命,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模范言行影響和帶動著身邊更多的人……
嚴于律己,帶頭垂范,爭做黨員隊伍的急先鋒
工作中的李永山,深知作為一名黨員,當不畏艱難,沖鋒在前。每次到分管項目檢查時,他都是直奔施工現場,一身工裝,一頂安全帽,一雙水靴,一把電筒,趔趄著腳步,徑直沖到隧洞施工掌子面。在龍潭隧洞里,他逆著松散的石塊,攀爬到洞頂,水滴滴到眼睛里,火辣辣的疼,他便一邊揉搓著眼睛,一邊指導著現場施工;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哈爾濱,漫天飛雪,凌晨三點,他便帶著團隊在呼嘯的寒風中施工測量,在他的帶領下,經過二十多天的艱苦奮戰,按時提交了合格的測量成果;在擔任沈陽地鐵九號線十一標項目經理時,為了讓年輕員工克服寒冷天氣,他召集每日的晨會,自己從不遲到、缺席,且比要求的時間早起一小時,先到工地檢查,再開會布置工作,身體力行,讓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在項目部蔚然成風;在滇中引水項目,反常的持續強降雨使得施工便道多處發生垮塌,施工場地和辦公區積水嚴重,得知險情的他,第一時間便進駐現場,親自指揮,帶頭搶險;面對疫情,他以身作則,帶領項目部領導班子、技術負責人到現場輪流值班,堅持“復工復產”和“疫情防控”同時推進,成功兌現滇中引水項目“跑步進場,快速形成建設規模”的既定目標。
忠誠擔當,躬身奉獻,爭做優良傳統的繼承人
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斗堡壘,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就是一面鮮艷的旗幟。從業26年,這位個子不高、普普通通的工程建設者,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,用他高昂的工作激情和對事業的真誠與執著,默默地耕耘著,付出著。作為項目總工程師,他為了保證現場施工技術交底的準確性,對于技術人員編制的每一份施工技術交底都要逐字逐句的把關審核,除了審核交底文本,每一次現場交底他都會參與,以確保交底過程中不出現缺漏。在東北的六年,他背井離鄉,每天只能通過電話與家人聯系,節假日幾乎也不休。家里老人生病無法床前盡孝,愛人遇到困難只能獨自解決,錯過兒子成長的關鍵時期......。2016年,正值昆明桃花村項目工程的緊要關頭,得知父親罹患重病,白天要打足精神在工地處理各種事務,只有夜晚才能到醫院照看父親。禍不單行,同年雙親撒手人寰。還沒從悲痛中走出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面對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,他強忍著悲痛,料理完后事,便立即返回到工地。盡管身心俱疲,卻從未因此耽誤工作,帶領團隊圓滿完成各項施工節點。任昆明公司副總經理后,他同時分管著多個項目,極少有時間回家,電話里愛人時常流露出的一些充溢著關心的“抱怨”,便成了他繁忙工作中的一種必需“能量”。工程人的步伐總是不會停歇,他就這樣從蜿蜒崎嶇的金沙江邊,與農民工兄弟朝夕相處、同吃同住開始,一個工點接一個工點,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,攀過崇山峻嶺,捱過酷暑嚴寒,忠誠擔當,躬身奉獻,從實習生到技術員、工程師、高級工程師……在建功立業的征程中自我磨礪,譜寫了新時代建設者的成長和奉獻之歌,也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優秀品質,繼承著黨的優良傳統。
良師益友,授人以漁,做好青年員工的好導師
“青年興則國家興,青年強則國家強。”工作中,李永山注重讓青年群眾感受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,引領青年立足崗位,自我磨礪,加強黨的青年后備力量建設。他不忘初心,是團隊里青年成才的良師。在桃花村項目,他注重把自己學習技術和解決問題的經驗及方法介紹給同事,引導大家自己去分析問題、提出方案再共同研討,有意識的通過思想觀念的碰撞和實踐中的成長感悟,激發周圍的人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愿望。在玉楚高速公路項目,他帶領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施工調研,梳理施工重難點工作,開創性的提出了“項目工班化管理”的項目承包思路,研究出一套“班組管理模式下開展成本控制”的具體措施和實施方案,既能有效控制工程的質量、安全和進度,又能更好地錘煉員工的業務水平。他知行合一,是團隊里青年生活中的益友。除了以身作則、兢兢業業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對項目上的青年,李永山會經常抽出時間和他們聊天,主動詢問工作上、生活上遇到的困難,第一時間了解他們的成長狀況、思想動態和心里訴求,深入淺出的為他們分析當代青年需要學什么、做什么和怎么做,引導和促進青年進行崗位學習、崗位成才和崗位建功。從業二十六年,很多李永山共事和帶過的年輕人都成長了起來,他們中涌現出了很多項目經理、支部書記、總工……李永山以身作則當好了年輕人的好導師。